关于加强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
研究基地(艺术教育)学科队伍建设的办法
(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平台,其学科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学风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学校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大学提供师资力量的保证。
为实现基地学科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经研究,要求基地班子成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调整学科方向,形成优势学科。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的学科优势在于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展开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此,基地设立了艺术学研究、艺术史研究、艺术教育研究和艺术实践活动四个子方向,成立了相关研究所。在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中,需调整各学院和独立研究所的科研骨干,引导他们的科学研究朝着基地的四个研究方向展开,由此优化学科队伍,进一步凸显杭州师范大学在艺术教育方面的领先优势。
二、规划科研项目,促成队伍发展。
根据本基地“建设方案”,基地将按年度逐步展开科研项目的申报,项目类别分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以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核、验收为抓手,促进基地科研骨干的学术成长,为他们产出高质量的优秀科研成果创造条件,从而巩固并提高基地研究人员学术水平在省内乃至国内的领先地位。
三、引进高级人才,壮大学术队伍。
学科队伍的建设离不开高级人才乃至团队的引进。艺术教育基地的人才引进须按照基地新学科方向的需求做总体规划,并以各相关学院、独立研究所为归口来引进。引进人才需符合学术梯队的合理布局,既要引进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高端人才,又要引进可以迅速为基地学科建设贡献力量的中青年科研骨干,还要引进优秀的年轻博士,使基地的学科队伍成为一支不但有实力而且有潜力的健康的科研团队。
四、注重内部发掘,培养青年骨干。
基地现有成员将全程参与基地的四年建设期,因此对于基地建设本身而言,从内部发掘人才并培养其成为年轻学术骨干,是一项主要的工作。需尽快制定青年教师四年发展规划,使基地现有年轻学者抓住基地建设的绝佳机遇,积累科研成果、调整学科方向,在四年之后成长为基地与学校的科研骨干。
五、借助学位教育,完善学科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与学位教育特别是学位点的建设有着唇齿相依的联系,基地不仅要全力支持各相关学院的学位教育,而且要以基地为支撑,积极申报并建设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音乐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使基地在申报学位点的过程中获得学科方向的全新调整和学术实力的全面提升。